≡Abildgaardia eragrostis Nees & Meyen in Wight,Contr. Bot. Ind. 95. 1834.
多年生草本。根状茎甚短。秆单生或丛生,高30-70cm,纤细,粗1-1. 5mm,扁四棱柱形,无毛。叶根生和生于秆的基部,短于秆;叶鞘短,革质,淡褐色,老后变为褐色;叶片平张,宽2-3mm,无毛,边缘粗糙。总苞片3-5,叶状,比于花序短很多,边缘疏生短刺毛,其余无毛;长侧枝聚伞通常2次复出,第一次辐射枝7-11,长短不等,最长者达11cm,第二次辐射枝3-5,长1-1. 5cm;小穗多数,单生于辐射枝顶端,长圆体形或卵状长圆体形,长0. 6-1. 3cm,宽2-3mm,两侧扁,有的呈螺旋状扭转,有的不扭转,有多数密生的花;鳞片排成二列,卵形或宽卵形,长2. 5-3. 5mm,宽2-2. 5mm,淡褐色,近革质,无毛,有光泽,有1条中脉,中脉形成龙骨状突起,先端急尖,具小短尖;雄蕊3,花丝短,花药线形,药隔伸出;花柱细长,三棱柱形,基部甚膨大,柱头3。小坚果宽倒卵球形,长0. 7-0. 8mm,三棱形,成熟时淡褐色,密生疣状突起。花期:花、果期:6-10月。。
产地:梧桐山 (深圳考察队1508) 、仙湖植物园 (李沛琼1261、1135) 。生于疏林下草丛中,海拔50-110m。
分布:江西、台湾、福建、广东、香港、海南、三沙和广西。印度、斯里兰卡、越南、泰国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、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。